7月12-13日,上海建桥学院召开2025年暑期中层干部(扩大)务虚会。会议以“科学编制‘十五五’发展规划,深化‘院办校’综合改革,加快产教融合型大学建设”为主题,总结经验,凝聚共识,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为学校在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校长朱瑞庭、校党委书记杨伟人等全体校领导出席,全体中层干部、院(处)长助理、院办主任、系(教研室)及实验室主任等岗位负责人参会。朱瑞庭校长主持大会。
聚焦核心任务,凝聚改革共识
朱瑞庭校长在动员讲话中指出,深化“院办校”综合改革、加快产教融合转型,是响应国家教育强国战略、落实上海市综合改革试点要求及完成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任务的必然要求,其核心在于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全体干部要增强“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紧迫感,坚定集全校之智、举全校之力推进改革的决心。朱瑞庭强调,本次务虚会研讨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解放思想,群策群力,大胆创新。与会干部要准确把握并处理好“破”与“立”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蹄疾步稳与大胆创新的关系,既要立足岗位、更要着眼全局,积极反馈基层智慧,勇于推动实践创新。将本次研讨成果有效转化为推动学校综合改革、加速产教融合型大学建设、编制高质量“十五五”发展规划的具体行动方案,共同破解发展瓶颈,奋力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汲取政策智慧,把握发展大势
会议特邀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处长杨颉作题为《锻造高等教育特色优势——上海市教育强市“三年行动”计划解读》的专题辅导报告。杨颉从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人才培养重点任务三个方面,深入解析了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与方向,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宏观政策视角。
杨颉深入分析了高等教育面临的人口变化、国际竞争和AI 技术等挑战,指出了上海高教改革需着力破解结构性问题、人才培养适配性问题、面向未来的变革性问题和教育治理现代化问题。在结构性方面,需根据人才供需关系、产业结构需求,动态优化理工农医与文科专业比例。适配性问题要求高校紧密对接产业前沿,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变革性问题则聚焦于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利用AI赋能教育教学,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杨颉提出了建立人才供需研判机制、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产教融合等重点任务。他鼓励高校根据社会需求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他特别指出,民办高校具有决策高效、机制灵活、市场适应性强等独特优势,能够快速响应变革。杨颉建议民办高校要结合高效管理、活力激励和开放合作,以丰富资源、提升质量、树立品牌。这一观点为上海建桥学院在挑战中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提供了重要思路。
分组深入研讨,碰撞思想火花
务虚会期间,与会人员聚焦主题,打破部门壁垒,按学科领域和职能组成工科组、党建与思政工作组、教学管理组、文科组、学生工作与通识教育组等5个跨部门、跨学院的大讨论组,进行了多轮深入研讨。校领导分头深入各组听取意见建议,参与指导讨论。
在7月13日下午举行的分组讨论成果交流汇报会上,各小组代表依次交流了研讨成果,明确了下一步行动方向。
















机电学院刘立华院长代表工科组提出,学校必须以产教融合为核心路径推动转型。建议“十五五”规划聚焦三大方向:一是充分利用长三角产业优势,引入真实企业项目和产业需求重构课程体系,打破传统教学边界,强化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二是推动硕士点建设与产教融合深度联动、同向同行,通过精准资源投入和强力激励,突破师资与平台瓶颈;三是落实“院办校”改革核心要义,明确权责边界与负面清单,建立容错机制以激发二级学院活力,同时优化横向项目管理流程并建立激励机制,为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新闻传播学院徐磊书记代表党建与思政工作组在汇报中强调了党建引领在关键转型期的核心作用。提出建立校企党建共建平台,以党建为纽带深化产教融合;完善党政协同机制,通过党政联席会议共同决策学院重大改革事项;筑牢风险防范双防线,即完善涵盖准入评估、过程监督、退出机制的全流程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并强化对意识形态、资产、教学质量等潜在风险的研判与防控等。
直播产业学院鄢霞院长代表教学管理组以 “建桥学院‘十五五’规划与产教融合转型之路”为题提出,要聚焦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这一核心,课程改革需坚持通识课与国标核心课程不变,专业课按岗位群需求重组。教师转型推行“专业+技能”双师型培养,按绩分配待遇,实训资源通过校企共建解决。并提出了文科类专业需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差异性转型路径。
艺术设计学院葛洪波院长代表文科组强调文科转型需紧扣“三个对接”:对接临港新片区文旅/跨境贸易产业,对接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需求,对接终身教育体系。推动课堂教学向项目育人转变,分散合作向生态共建转变,单一培养向多元评价转变。在院办校改革中做好人事分类考核、资源绩效挂钩和学分弹性培养。
学生处张巍处长代表学生工作与通识教育组以“凝心聚力 蹄疾步稳——以提升教育教学及学生服务管理质量推动产教融合转型”为题,聚焦提升教育教学及学生服务管理质量以支撑转型。提出构建以“八项核心素养”为核心的产教融合多元评价体系,建立“四方联席”协同管理网络。强调需深化思政教育品牌建设,拓展育人场域至学生社区,优化兜底保障措施,并着力构建一站式产教融合智慧服务平台,强化校企协同保障机制,以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升学。
各组达成高度共识,产教融合是学校应对人口结构变化与市场竞争挑战、实现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路径与必由之路。未来十年是“练内功”的关键窗口期,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构建“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生态,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擘画发展蓝图,明确落实要求
会议最后,朱瑞庭校长在总结讲话中,传达赵东辉董事长足球彩票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加快产教融合转型、打赢“院办校”综合改革攻坚战的指示精神。他要求将本次会议凝聚的智慧共识,转化为未来五年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量化的关键指标。
朱瑞庭强调,全校上下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综合改革,其核心就是深化“院办校”改革,刀刃向内,直面破解制约民办机制活力的“顽瘴痼疾”。围绕“院办校”改革,需着力实现以下目标:重构目标体系,强化结果导向;下放办学权力,明确权责清单;改革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不断优化流程,提升服务效能。
他要求各二级学院院长切实扛起第一责任,利用暑期全力制定并落实 “一院一策”综合改革方案,明确目标、举措及资源需求,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朱瑞庭进一步表示,学校将坚决放权赋能学院,激发基层活力。各学院需解放思想、主动担当、蹄疾步稳,务求实效,统筹暑期工作,确保方案协同推进,将会议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合力推动学校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深化转型。
文字:吉娜
拍摄:蒋恒
审核:奚丽君